故事9:
奉獻小我 幸福大家
——優秀共產黨員翟新安事跡
翟新安,2007年到我公司工作,原光合水產二界溝食品廠倉庫保管員,2015年7月份于我公司光榮退休。
60年代,翟新安積極響應“學雷鋒”號召,在勞動中臟活累活搶著干,利用曾在二界溝造船廠學習的木工技術,只要知道誰家有需要修理門窗飯桌的木工活,抽空就去幫助維修,用他話說,這就是學以致用。1964年,盤山縣陳家村遭遇洪水,作為共青團員,他請愿前往救災一線。當船到達災區時,他看到一位老人艱難的趴在房頂之上,而房子也快被洪水淹沒,他大聲呼喊,與老人對話,安撫老人情緒,盡自己最快的速度靠近老人,在他心里只有一個信念:救人。當他把老人安全轉移到船上的時候,來不及聽一句感謝,轉身再次投入搜救中,無畏艱險,勇敢擔當,迎難而上。
1988年的端午節,在二界溝采貝廠,當地的小混混借節日由頭到廠里鬧事,勒索蛤蜊貝類,當時廠里領導周旋半天也無結果,只能讓翟新安裝3袋文蛤息事寧人。但是混混貪念不止于此,他們直接搶奪剩余的文蛤,作為銷售的翟新安本能的拉扯,保護養貝廠的財產,在爭執過程中,翟新安后背受兩處刀傷,斷兩根肋骨。事后領導問他,看見刀不躲?蛤蜊有命重要?他卻憨憨的說“當時沒想那么多,就是蛤蜊已經給他們了,誰知道他們不知道適可而止,再說生產本來不容易,哪能讓他們不勞而獲”。因為他的崗位關系,客戶也有人私下送禮走后門攀關系,他都鐵面無私的拒絕,他說“作為一名黨員,不能利用職務便利,中飽私囊,這與我的信念相違背,我唯一能為你們做的,就是保證產品質量,合理銷售價格,絕不偏袒任何一方”
生活中的他,把樂于助人四字用行動詮釋。海龍社區王元家長年無人居住,為防春節鞭炮引起火災,翟新安連續5年處理房屋前后的雜草、蘆葦;2007年以后的食品廠,每逢下雪,院內通往各個倉庫門口的積雪都早早的被清理干凈;遇見肇事者逃逸,他勇敢的站出來將受傷的孩子送往醫院,得知住院費不夠,想辦法幫忙湊齊2萬元住院費;村里市場下水管破裂,十幾戶下水道被堵塞,他自己雇車,買料通下水;村里容易堵塞的下水溝,定期清理,立牌警示講究衛生,保護環境。凡此種種,舉不勝舉,參加工作的50年來,幾乎每年被場、鄉、社、公司、局、縣、區評為五好團員、五好社員、先進生產者、先進工作者、文明標兵、文明家庭,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。
翟新安,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,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黨員的職責,不論在崗還是退休,他都高標準要求自己,牢記黨的宗旨,不忘初心,為社會為人民盡自己的一份力量,腳踏實地做好每件平凡事。
2021年7月1日,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日子,翟新安同志被盤錦光合蟹業黨委授予“雷鋒式共產黨員”的光榮稱號,這是盤錦光合蟹業成立20多年來唯一一位被授予此榮譽的共產黨員。
——來源于翟新安自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