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7:
矢志創新 開拓進取
——“光合1號”開創河蟹新品種
從1992年河蟹開始進入大規模人工育苗及養殖開始,經過十多年的發展,產業規模不斷擴大,種質嚴重退貨、病害頻發、規格小、品質差、效益低等問題日益凸顯,已成為制約我國河蟹產業持續發展的瓶頸,也給廣大養蟹農民帶來巨大的風險。董事長李嘵東清醒的認識到:優良的種質資源是促進水產養殖高速增長、提高單位效益的基礎,特別是發展優質、高產、高效、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的必然需求,進行河蟹優良新品種選育研究,針對上述問題從種質層面進行解決,培育規格大、生長速度快、抗病力和抗逆性強、成活率高、肉質好的系列河蟹新品種,將解決限制整個河蟹養殖業經濟效益的瓶頸問題,推動河蟹業持續化發展。在2000年,在李曉東董事長的主持下,開始了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的河蟹新品種的開發工作。一個新品種的產生,不僅科技含量高,更是一個投入大、時間長過程。2005年,聘請挪威專家Jorn Thodesen(中文名:馬大勇)進行河蟹高級群體選育的技術指導,經過12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續開發,于2011選育出具有穩定優良性狀的河蟹新品種 “光合1號”,并于當年獲得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的認定,從此中國第一個河蟹新品種誕生了。該品種是以遼河、黃河、甌江、鴨綠江入??谝吧腥A絨螯蟹3000只為基礎群體(雌雄比為2:1),以體重、規格為主要選育指標,以外觀形態為輔助選育指標,經連續6代群體選育而成。
“光合1號”品種規格大,成活率高,選育群體的成蟹規格逐代提高,同遼河野生中華絨螯蟹相比,成蟹平均體重提高25.98%,成活率提高48.59%。具有以下優點:適應人工養殖條件,在稻田人工養殖環境下成活率大幅高于野生苗種。規格大,和遼河野生種比較,養殖成蟹平均規格明顯大于未選育群體。適應多種水域環境,在稻田、葦塘、水庫環境下均表現出優良的生長性能。適應在北方溫帶地區養殖、生長速度快,在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地區養殖,均能夠正常生長、越冬,在九月中旬前95%以上個體能達到性成熟,可以及時供應市場。
公司的“光合1號”推廣工作,是從2011年陸續開始。因為當時的新品種蟹數量比較少,公司用于大眼幼體生產的產量只有3000斤上下。因數量較少,當時并沒有以“光合1號”名義銷售,但是根據公司科普惠農服務中心回訪記錄,這些新品種河蟹的扣蟹產量大大高于普通蟹苗。從而進一步驗證了“光合1號”的優良性狀。此后,公司不斷擴大“光合1號”種蟹的培育,不斷增加“光合1號”大眼幼體的產量,在應用推廣過程中,得到了廣大養殖戶的青睞和高度認可。并于2015年獲得了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。到2017年以后,公司“光合1號”蟹苗產量基本穩定在4-5萬斤。到現在,廣大蟹農沒有不知道“光合1號”的,“光合1號”蟹苗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,養殖戶基本全款預定新品種蟹苗?!肮夂?號”大眼幼體蟹苗,不但以產量高、個體均勻、活力強而著稱,同時“光合1號”扣蟹在養殖成蟹的過程中也表現非常優秀,以至于吉林、黑龍江、河北、天津等外地采購扣蟹的養殖戶在采購扣蟹時,首選“光合1號”扣蟹,甚至銷售價格要比普通扣蟹每斤高出幾塊錢。
“光合1號”河蟹新品種,為我國北方地區河蟹產業持續健康發展,注入了強勁的動力,成為廣大蟹農增收致富的好幫手,也成為了中國北方地區乃至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品牌。
——總裁辦供稿
故事8:
合理籌劃 創新管理提升服務質量
——開創全國唯一蟹苗全款訂苗模式
2010年以前,在蟹苗訂單銷售過程中,時常出現因盤錦市場蟹苗產能過剩,其他廠家蟹苗價格大幅下降,和公司簽訂合同的客戶寧可舍棄定金毀約,也要去購買其他廠家便宜蟹苗的嚴重跑單現象,導致公司按訂單生產的蟹苗大量剩余,給公司造成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。時任銷售部經理馬民在2011年度的蟹苗訂單銷售過程中,在客戶提苗前通過客戶走訪調研,分析客戶歷年來提苗當天的心理狀態,了解多數客戶都有在提苗當天提前交款,盡快提苗需求,并認真做了分析與評估,推出蟹苗合同訂單在付苗前提前下鄉收全款的售前服務舉措,這一創新措施節省了養殖戶提苗當天現場排隊核驗合同、交款換票等繁瑣程序的等待時間,更重要的是降低客戶跑單的風險。2011年的生態蟹苗銷售中,這一新舉措在當年就實現提前收款率達到70%以上。自此,本創新銷售模式一直沿用至今,公司蟹苗銷售再也沒有因為市場價格波動造成跑單現象的發生,有力的保障了公司蟹苗銷售的順利進行,成為全國河蟹苗種銷售光合獨有的典范。
此創新榮獲公司2011年度金點子獎,獲得獎金1萬元。
——科普供稿